人事行政部
0371-55619300
采购部
17737153623
销售服务部
18790289030
邮箱
hnzzdzkj@163.com
公司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33号众业达产业园1楼西侧
微信公众号

“智慧水务”建设政策背景
2015年,四部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强调要改善城市供水水质和服务治理,促进节能降耗。
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城镇节水工作指南》,要求改造老旧管网,实现地下管网管理信息化和运行智能化;鼓励开展管网独立分区计量管理,同时加强居民小区漏损控制。
2019年,国家饮水安全中心在开展“十四五”供水保障规划摸底工作函中提到,要充分利用大水源,大水厂以及现有供水设施,推进规模化工程(城乡一体化和万人工程)的建设。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及关于保障城乡供水,尤其是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的重点任务。2021年水利发展资金下达各省的合计规模502.2亿元,重点支持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改善水环境、推动水资源集约利用、巩固农饮水安全等方面。
智慧水务发展的五个阶段
从目前智慧水务行业整体发展现状,智慧水务共分为五个阶段:自动化阶段、信息化阶段、数字化阶段、平台化阶段、智慧化阶段。
1.自动化阶段(智慧水务1.0)
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无人或少人的状况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系统管物的目标。,
2.信息化阶段(智慧水务2.0)
指基于业务的流程梳理、数据标准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以固化,实现业务流程执行的高效性和一致性。其特点是记录关键节点的事件数据以实现系统管人的目标。
3.数字化阶段(智慧水务3.0)
将传统信息化和自动化系统有效集成在一起,实现数据流动与共享,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其特点是成熟的数据感知能力、数据采集能力、数据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实现系统管人+物的目标。
4.平台化阶段(智慧水务4.0)
指将传统的信息系统平台和业务分离,实现技术共享、平台共享、数据共享,提高技术层面可扩展性、延续性。其特点是成熟的基础平台技术支撑能力、兼容能力、延伸能力,实现系统扩展能力目标。
5.智慧化阶段(智慧水务5.0)
指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系统的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和自适应的功能,实现系统自我管理的目标。
智慧水务建设架构
以底层物联感知层为信息采集神经末梢,通过泛在融合的各种传输网络将信息进行汇聚,系统依托大数据平台和能力中台优势,建立分析各类型数据指标库,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建模、边缘计算,数字孪生、GIS、等新技术为城乡供水行业应用赋能,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主动的服务,更科学的决策,更智能的控制,全面提升水务领域水质安全保障水平、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及智能化运营能力,为城乡供水的安全化、高效化、智能化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智慧水务建设内容
1.水务调度中心规划
智慧水务调度中心是进行城市水务运行管理的总体监控指挥场所,可供政府领导进行水务管理观摩交流,展示水务领域整体运行情况,综合评估水环境状况,进行应急指挥调度;也可接入市、区应急平台视频系统,方便领导了解现状,进行远程协同指挥;并实现与城市交通、环保、城管等平台的数据、视频资源的对接,为领导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2.水务一网统管大数据平台
通过大屏显示系统,远程在线实时获得整个供水系统运行状态信息,将SCADA、GIS、DMA、水质监控、营业收费、二供系统、在线测漏、报装报修呼叫系统、服务热线等所有相关业务子系统之间整合在一起,实现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供水公司管理员及决策人可在屏幕前查看各个子系统的运行数据及状况,一目了然。
3.供排水管网GIS系统
基于专业的GIS平台,研发供排水管网GIS系统,实现多角度、多层次的空间数据展示和应用。整合城市供水管网所有设备如管线水表、阀门、井盖、泵站、水源地、排污口等基础数据资源进行统一数据管理,支持内涝预警预报、抗洪调度、供水优化调度、产销差计算等专业化的决策分析。建立一套基于网格化的巡查、派遣、处置、监督、考核的闭环监管模式,实现移动巡检闭环管理。
4.城市供水运营管理
从取水、制水、输配水、售水、二次供水的供水生产、输配全环节过程监测体系出发,建设生产SCADA、GIS、DMA、水质监控、营业收费、二供系统、泵房监控、资产管理等业务子系统,优化城市供水平台的生产调度水平,提高供水过程的应急处置效率,为降低管网漏损率、产销差、管网爆管率和生产成本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城市供水平台向自动化、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5.供排水一体化
供排水一体化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源水-制水-供水-集污处污-排水”各业务环节全流程和管控体系,实现供排水数据采集自动化、管理精细化、决策智慧化,支撑水务行业运营更高效、管理更科学、服务更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