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损是供水管网中普遍存在但不容忽视的现象,已成为近年国内外供水行业探讨的热点。对于水务公司而言,探索有效的漏损检测方法是漏损率管理的重要环节。但一些传统的漏损检测方法,如音听法、声波法等,依靠工作人员走访,不仅耗时而且人力成本较高,排查范围也非常有限,对于城市规模大、管网结构复杂的供水系统,效果甚微,本次提供最全的供水管网漏损检测的方法,请仔细看完
一、常见的漏损检测原理及仪器设备法
管网漏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需要及时的检测和修复,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供水系统的损失。
常见的方法包括:声音检测法、流量计量法、压力变化法、渗漏水检测法、热成像法、化学示踪法、无损检测技术、管道内窥法等。
1. 声音检测法
通过检测管道或设备中的声音变化来识别漏损点。常见的有噪声分析仪、听漏棒法、相关捡漏仪等
2. 流量计检测法
通过监测管网中的流量变化来检测漏损,常用的设备包括流量计和流量传感器。
3. 压力变化法
通过检测管道或设备中的压力变化来识别漏损点。常见的有压力传感器、压力差传感器等。
4. 渗漏水检测法
通过监测地下管道周围的土壤湿度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漏损,常用的设备包括湿度传感器。
5. 管道内窥法
基于闭路电视成像原理的管道内窥法
6.热成像法
通过使用红外热像仪或热成像相机,检测管道表面的温度变化,以寻找可能的漏损点。
7. 化学示踪法
通过向管网注入示踪剂,如荧光染料或化学物质,通过取样和分析来确定漏损点。
8. 无损检测技术
包括超声波检测、磁流体检测、雷达检测等技术,以非破坏性的方式检测管道的漏损情况。
二、声音检测法——听漏棒法
听漏棒法是一种基于声音检测的管道漏损检测方法。它是通过使用专门的听漏棒(也称为听棒或听杆)来放置在阀门、消防栓等位置,通过听取管道漏损出水口位置在管道中传播的声信号,从而判断管道漏损点位置。
原理:是利用听漏棒的敏感性和放大功能,将水管中漏水产生的声音传导到听棒上,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容易地听到和识别漏水声音。
听漏棒通常由一个长杆和一个放大器组成,通过将听棒的末端放置在管道表面或接近漏损点,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听觉判断漏损的存在和位置。
听漏棒法适用于较小规模的供水管道和一些特定的场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有效的漏损检测方法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阀栓听音法:阀栓听音法是用听音杆或电子听漏仪直接在管道暴露点(如消火栓、阀门及暴露的管道等)听由漏水点产生的漏水声,从而确定漏水管道,缩小漏水检测范围。听测点距漏水点位置越近,听测到的漏水声越大;反之,越小
地面听音法:当确定漏水管段后,用电子听漏仪在地面听测地下管道的漏水点,并进行精确定位。听测方式为沿着漏水管道走向以一定间距逐点听测比较,当地面拾音器靠近漏水点时,听测到的漏水声越强,在漏水点上方达到最大。
三、声音检测法——噪声记录仪
噪声记录仪一般由安装在配水系统的声学接收控制器及多个数据记录器组成,记录器分布在如消火栓、阀门及其他管道暴露位置。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自行启动,主要记录夜间的管道漏水噪声信号,通过专门软件对信号数据分析,推断漏损管道位置。
噪声检测仪的特点和功能包括:
声音传感器:
噪声检测仪配备了高灵敏度的声音传感器(也称为麦克风),用于捕捉环境中的声音信号。
声音分析和测量:
噪声检测仪能够对捕捉到的声音进行分析和测量,包括声音的强度(分贝),频谱特性,声音的持续时间等。
数据记录和显示:
噪声检测仪可以记录和存储测量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报告。它通常具有显示屏,可实时显示噪声水平和其他相关参数。
频率加权和时间加权:
噪声检测仪通常具有频率加权和时间加权功能,以根据不同的噪声类型和标准进行噪声评估。
数据传输和连接:
一些噪声检测仪具有数据传输和连接功能,可以通过蓝牙、USB或其他接口与计算机或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分析。
四、声音检测法——相关检漏仪
相关检漏仪构成包括主机、两个传感器和配套的无线发射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收集漏损位置传播声波信号的时间差,并利用无线发射器将信号数据传输至主机,进而得到漏损点的位置。这种检漏仪常用于漏水检测和定位,基于声音传播的原理来判断漏水点位置。
优点:仪器自动确定漏点位置人为干预少,漏点定位准确率较高,对于难点问题,如管道埋的太深,漏量较小,漏口方向向下等,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缺点:投资较大,需正确输入管道的各项参数,要求测漏人员要熟悉管道走向,埋深,管材等。
五、压力检测法——连续监测法
通过在管网中安装压力传感器或监测装置,连续监测管道中的压力变化。这些装置可以实时记录管道中的压力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优点:能够提供长期、连续的压力监测,有助于发现漏损点的变化和趋势。可实现自动化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缺点:需要较长时间的监测周期,对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要求较高。不能提供即时的漏损位置定位,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