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卓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服务热线:+86 0371-55619300
新闻中心

智慧供热——数字化时代智慧供热的架构设计
发布日期:2025-08-22   来源:   浏览:

     智慧供热系统是传统供热体系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旨在实现高效、可靠、清洁、灵活、用户友好的热能生产、输配、消费全流程管理。这不仅是多种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更是一次系统性的变革。它依托于物联网(loT)、大数据、人工智能(AI)、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对热源、管网、换热站及用户端进行全方位感知、智能分析与优化调控。

     为实现功能模块化、便于扩展升级,一个理想的智慧供热系统应采用四层分层架构设计: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

 

一、感知层:全面感知系统状态

 

感知层是系统的“神经末梢”,主要由部署在供热系统各环节的智能传感器与仪表构成,用于实时采集关键运行数据。包括:
 
  ◇物理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热量(通过智能热量表)
 
  ◇设备状态:水泵运行频率、电机电流、阀门开度、设备运行/故障信号。
 
  ◇环境与介质:水质参数(如pH值、硬度)、气象信息(室外温度)等。
       这些高精度、实时的数据是系统实现精准调控、优化运行和智能决策的基础依据。
 
二、传输层:构建可靠高效的数据通路
 
传输层是连接感知层与上层系统的“信息高速公路”,承担数据汇聚、可靠传输与安全交互的核心任务。
 
  (1)就地连接与汇聚:
 
       在热力站、热源厂等关键节点,设备(传感器、执行器)通常通过RS-485或RS-232等工业串行接口,采用Modbus(RTU/TCP)等成熟工业通信协议,将数据接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本地边缘网关/控制器,实现就地监控与基础控制。
 
       楼宇侧设备(如单元热力入口装置、用户热量表集)数据,同样通过串口和工业协议汇聚至楼栋数据采集器或集中器。
 
(2)远程传输与上云:
 
       汇聚后的数据,借助4G、5G等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或通过光纤专网,实时、稳定地传输至云端或企业数据中心的数据服务器,以数据的广域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协议(如MQTT)在此层扮演重要角色,不仅用于数据上传,也用于云端控制指令的安全、高效下达至边缘设备(如PLC)。
 
(3)无线技术的广泛应用:
 
       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loT、LoRa技术因其低功耗、广覆盖、大连接的特性,广泛应用于用户热量表、分散的管网监测点、楼宇采集设备等场景。
 
       短距离无线:Zigbee(自组网、低功耗,适合楼宇内多房间温控器联网)、Wi-Fi(办公区、控制室)、Bluetooth(BLE)(设备调试、移动终端接入)在室内温度压力传感器、用户智能终端等灵活应用。
 
      蜂窝网络:4G提供广泛覆盖和较高宽带;5G凭借其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为关键控制指令(如阀门精准调节)和海里物联网设备接入提供了更优选择。
 
(4)核心功能:
 
      传输层不仅负责数据传输,还需对数据进行初步汇聚、格式转换、加密,并确保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实时性与安全性,为上层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流。
 
三、数据层:构建统一、智能的数据中心
 
      数据层是智慧供热体系的“大脑核心”,负责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接入、存储、治理、整合与价值挖掘,为上层应用提供强大支撑。
 
  (1)数据构成:
 
  ◇采集信息数据:感知层获取的各类设备实时运行数据及其形成的历史时序数据集。
 
  ◇业务信息数据:建筑信息模型(BIM)/基础信息、用户档案、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收费记录、设备全生命周期台账、气象数据、能源价格信息等。
 
  (2)核心使命与能力:
 
  ◇统一接入与集成:打破“数据孤岛”,实现热源、管网、换热站、用户、外部(天气、电网)等多源异构数据的标准化接入与融合。
 
四、应用层:驱动业务价值与用户体验升级
 
        应用层直接面向供热业务需求与用户服务,整合下层提供的数据和能力,构建智能化、场景化的功能模块与应用系统,实现供热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智能决策与优质服务。
 
  (1)核心功能模块示例:
 
  ◇智能调度与优化:基于负荷预测、全网仿真(数字孪生)、多目标优化算法,实现热源协同、管网动态平衡、按需供热,最大化系统能效与经济性。
 
  ◇设备管理与预测性维护:监控设备健康状态,运用AI进行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变被动抢修为主动维护。
 
  ◇用户服务平台:提供移动App/Web门户,支持用户在线缴费、报修、室温监测与调节(授权范围内)、用热查询、账单管理、获取节能建议等。集成“一码通”服务以简化用户操作。
 
  ◇能效分析与碳管理:多维度分析系统能耗,定位节能空间,追踪与优化碳排放。
 
  ◇运行监控与应急指挥:全景可视化监控系统运行,快速定位故障(如泄漏),辅助应急决策与调度。
 
(2)未来展望
 
  高质量的数据是AI持续学习与升级的“燃料”。随着AI技术进步,数据层与应用层的深度互动将释放更大潜能,使智慧供热系统在效率、韧性、低碳、用户体验方面发挥革命性作用。